彩色马蹄莲的切花栽培技术
Release time:
2023-08-21 15:36
彩色马蹄莲(学名:Zantedeschia hybrida Spr.)是天南星科,马蹄莲属中除白花马蹄莲外其它种及杂交品种的统称。彩色马蹄莲属于球根花卉,肉质块茎肥大;叶茎生,叶片亮绿色,全缘,叶片圆形或戟形,多数品种叶片有半透明斑点;肉穗花序鲜黄色,直立于佛焰中央,佛焰苞似马蹄状,有白色、黄色、粉红色、红色、紫色等,品种很多。其盛花期3-4月,具有肉质球茎,节处生根,根系发达粗壮。 花序具有大型的佛焰苞漏斗状,似马蹄 先端尖反卷。佛焰苞依品种不同,颜色异、有白、粉、黄、紫、红、橙、绿等色彩。在佛焰苞的中央有无数的小花构成肉穗花序多位黄色,淡绿色圆柱形。
彩色马蹄莲原产非洲地区,按产地的气候特点,气候温暖,雨季彩色马蹄莲喜温暖,而耐严寒生长适合温度为18-23℃之间,夜间温度保持在10℃以上,能正常开花,但最好低于16℃。彩色马蹄莲能忍耐4℃低温。高于25℃或低于5℃易造成休眠低于0℃是球茎就会冻死。马蹄莲喜欢阳光,冬季需要充足的光照,夏季避免阳光直晒。 彩色马蹄莲对水分要求比较挑剔,要避免过分干旱,而水分过多易引起根腐病。乃去多次少量浇水的原则。它的的花期比较长,长江以北地区室内栽培一般花期为12月底至翌年4月,其中3-4月为盛花期。长江以南地区露天养殖花期在5、6月。 彩色马蹄莲的花期主要受温度光照的影响,通过控制温度光照可以周年供花。
彩色马蹄莲切花栽培技术有以下几个技术要点。
1、种球的选择及处理
(1)种球选择
用于生产切花的种球,要选择健壮无病、色泽光亮、芽眼饱满的种球。球茎大小以直径约为3-5厘米为宜,种球太小开花少或不开花。
(2)品种选择
种球应选抗病性强,花色艳丽,花色变化对光照不敏感,切花产量高,在市场上占有较大的比率的品种。
(3)种球种植前处理
彩色马蹄莲的种球经赤霉素处理,可促进开花。增加切花产量。一般在种植前使用浓度为25-50毫克/千克的赤霉素溶液浸泡10-15分钟,时间过 长,浓度过大,很容易造成畸形花的产生。
2、栽培环境选择
彩色马蹄莲喜温暖湿润阴蔽的环境,不耐寒。生长期适温为白天15--24℃,夜温不低于12℃,30℃以上高温易造成软腐病的流行。栽培环境宜保持通风良好,并适度遮阴,栽培地宜选择地势较高,排水条件较好,富含有机质,pH值在7 左右的沙土为宜,并施入氮、磷、钾和大量腐熟有机肥料。
3、种球种植
(1)种植时间应根据切花和种球的需求而定,但以春季种植的彩色马蹄莲切花品质和产量最高;对促成和延后栽培,要注意种球的开花处理及其栽培环境的有效控制,才能获利成功。播种前进行催芽,新芽萌动再进行种植。
(2)种植深度
一般3-4厘米的种球种植深度为10厘米,对于超过5厘米的种球,深度以15厘米为宜。种植后浇足水,在地面盖上小麦秸秆,以提高湿度并降低土温,促进种球萌发和生根。
4、水肥管理
彩色马蹄莲在生长期水分的管理相当重要,一般情况是生长初期宜湿。开花后期适当控制水量,花后养球期宜干燥的环境充实种球并强迫休眠。 在施足基肥的情况下,只要适当追肥即可。通党在开花前用1000倍硝酸钙、叶面喷肥2次,间隔时间为7天,以促进开花,花后需施复合肥促进种球充实成熟
5、切花的采收及采后处理
彩色马蹄莲从播种到开花约需60--70天。采花时应在早晨或傍晚温度较低时时行,采用拔取的方法进行,对于花枝较长的品种,也可采用切花方式。采花后可用1000倍的农用链霉素喷施、杀菌消毒。切花时要注意切花工具的消毒,以避免不同植株间病毒的传染。
6、种球的采收及贮藏
彩色马蹄莲是多年生球根花卉,切花采收后,种球下一年还可利用,种球收获的最佳时间是地上叶片枯黄以后进行,先将种球从土中挖出,将泥土清除干净,不要强行将根剥离,让其自然脱落,放在通风处。有条件时应将晾干的种球消毒,放入冷库贮藏,适宜温度为8--10℃,贮藏3个月即可播种,贮藏期每周用硫磺熏蒸冷库,以减少病害的发生。
相关新闻